“小陇”听“亲历者”说——追忆改革开放40周年丨“编花篮”的今昔(9)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媛媛 点击次数:
恢复窄屏
  曾经迫不及待逃离故乡的我,在结束探亲别离故乡时,隐约有种鲁迅小说《故乡》中“渐进故乡鲁镇时”与“我”相反的心情。我不知道,这其中的玄妙心情,究竟是庆幸,还是后悔?
  那年的金秋十月傍晚,借夕阳烂漫的余辉,行走在返城的曲折村路上,黄土高原庄浪梯田,或哈尼梯田式的地貌,外加挂着小姑娘脸蛋似的苹果树,及其锯齿形苹果叶边缘泛着朱砂颜色,还有散落隐没在小径边沿杂草中,提示冬麦播种到期的黄菊花蓝菊花白菊花……将陇东梯田形的农村点染得流光溢彩。
  熟悉掺陌生,陌生杂熟悉。故乡非故乡,故乡似他乡!我像位游客样边走边看,眼赏景、脑思考、心感慨,悠然间迎面碰到儿时的“编花篮”,将中型卡车样的“兰驼”农用三轮车开得“宝马”般趾高气扬,车后斗则像加挂的“康明斯”霸气外露。
  我之所以将“编花篮”重新审视多看几眼,是“编花篮”真的由疤变成了花,连自个儿名字写不全的他,竟然培养了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儿子,不仅改写了他自家的历史,更开创了全村30余户农家孩子参加高考的先河。有喜好拈酸吃醋的村民说“编花篮”上乡村中学的应届生儿子考上一本大学,不但“编花篮”变得人前有底气,甚至有点牛气,而且打小是没嘴葫芦的老婆,也变得能说会道了。
  “编花篮”粗看虎背熊腰,细瞧鲶鱼眼睛蛤蟆嘴,几乎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写得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上世纪80年代末,未到成年的他和他爹一起,加入民工潮在兰州的建筑工地当木工,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像现时的“蜘蛛人”般斜挂在巨型吊车轰鸣的在建大楼架的肋骨间,成天与钢模板、钢架杆、架扣、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编,编,编花篮”,那时候,未成年的“编花篮”虽说没上过几天学,但喜欢扯开嗓门唱歌,而且也行因那张阔嘴声道宽的原因,将《编花篮》唱得山高水长,“编个花蓝上南山……”同龄人不叫他的真名,而是直接叫他“编花篮”,听起来倒像个女孩子。
  只因现在重又回想和思考“编花篮”,尤其佩服“编花篮”的是,“编花篮”的娘曾经说过,且流行于全村几乎蔓延四邻八村的名言:“我的娃没念过书,照样兰州上兰州下。”没错,知识无用论的谬论至今在农村没有绝迹,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更是流行。那时,传唱一句歌词“钞票,男人为你累弯了腰,女人为你锁愁眉……”打工经济几乎席卷了农村的学龄儿童,上学呈降序排列,外出打工呈升序排列。
  “编花篮”的变化不是孤例,不是个案,而是普遍。架在陇东黄土高原褶皱间的村子中的孩子,绝大多数笃信抱定“读书改变命运”,学高尔基把书本当面包,使出吃奶的劲铁嘴钢牙地啃,动辄有人从黄土高原考到江汉平原的武汉,有人从黄土高原考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上海、广州……,有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地还选在了大洋彼岸的印度尼西亚,村里出大学生已不是新鲜事,上大学个个盯的是一本。还有极个别的,一本毕业后,再奔考更高的研究生;而对于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学的观点,再不是“我的娃没念书,照样兰州上兰州下”的老观念,而是“念不念书,就是不一样”。在男人铁板钉钉般在外打工的前提下,为了孩子上学,统统实行“一对一式保障”,不得不当起了“两栖式农民”。“一对一式保障”,就是孩子到乡镇或县城中小学上学,女人常年在学校附近租房给孩子做饭。“两栖式农民”,就是农闲时在乡镇或县城出租房中为孩子做饭,农忙时统筹好计划回家干农活。
  节节长高的刺槐,年年在开花。农村在变,出行有公交车,农家高级轿车、二层三层小楼零星可见。但是,变得最快的,要数对教育的观念,对上学的态度的核裂变。这一变化,横跨两代人,历时20余年。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蓝上南山……”我在心里反复吟唱了数遍《编花篮》,俨然当年虎背熊腰、阔嘴高鼻、高声大气的“编花篮”。
分享给好友阅读:
主办:365足球即时比分 承办:镇原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中街21号 
电话(传真):0934-7121808 邮箱:zyzfbxx@163.com 邮编:744500 
陇ICP备07001201号 网站标识码:6210270009 甘公网安备 621027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