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镇原洪河村,村民的日子更红火了
发布时间:2018-04-11 来源:陇东报/掌中庆阳 作者:杜斌伟 马骁 高于婷 慕诚 赵紫云 责任编辑:苟罗文 点击次数:
恢复窄屏

  洪河村位于镇原县平泉镇中西部,属于深度贫困村,洪河水穿村而过,不舍昼夜,哺育着两岸的群众。
  草木萌动绿意浓,春分前后,一场春雨给洪河村带来了新的生机:洪河水涨,两岸的群众迎来了繁忙的春耕时节,不论是田野里,还是农户家里,都开始热闹起来,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
  3月18日至22日,陇东报社“奋进新时代决胜小康路”主题采访组来到洪河村驻村蹲点采访,顺着川流不息的洪河,循着山间盛开的桃花,在鳞次栉比的钢架大棚里,在浓绿润泽的麦田间,探寻洪河村的发展。
  得益于洪河水的滋润,上世纪90年代初,洪河村就开始发展设施瓜菜产业。

  洪河村村民慕治学查看培育的西瓜苗

 
  1992年,村民慕治学赴白银市参观学习后,回家就建起了蔬菜大棚,成为村里最早一批建棚的村民之一。3月19日一大早,慕治学就来到钢架大棚里开始浇地,他今年有14座大棚,虽然去年栽种的甜瓜品种不好,影响了收成,但2棚花卉和12棚瓜菜收入了5.6万元,家里还借助危房改造项目新建了5间砖混结构的新房。“发展设施瓜菜比打工效益好,去年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慕治学说,他家的日子在村里虽不是最好的,但也算红火。

  洪河村村支书慕文化介绍村里基本情况

  洪河村村支书慕文化介绍,全村4544亩耕地中,川地占1100亩,近一半都发展了设施瓜菜,目前建设钢架大棚165座,瓜菜已成为川区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洪河村村民积极搭建设施蔬菜大棚

 
  村民朱海华家供3个孩子上大学,巨大的花费使其成了贫困户。这些年,朱海华在精准扶贫的利好政策扶持下,利用3万元扶贫贷款养殖2头母牛,去年产下的2头牛犊卖了1.1万元,政府还补贴了5000元,全家5口人全部享受三类低保,每年可得到5000多元的补助,前年实施危房改造,政府补贴了1.28万元,3.5万元的助学贷款已经还清。
  今年,朱海华建起了4座钢架大棚,准备种西瓜。“去年2.8亩大田西瓜收入8400元,大棚西瓜比大田西瓜收益好得多,今年脱贫不成问题。”朱海华说,建棚时政府补贴了1.6万元,自己建棚几乎一毛钱没花。

  洪河村的瓜菜大棚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洪河村全面落实各级扶贫惠民政策,建立了8个产业培育、技术培训党群互助组,按照1名党员帮带10个贫困户的模式,结成帮扶对子36对,引导群众种植全膜玉米、露地瓜菜,发展养牛、养羊,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升,已累计脱贫26户132人。
  山间繁花似锦,洪河南岸的一处山腰上,满山的核桃树苗横成行、竖成列,细看之下,每棵树上都悬挂着一块小铭牌,标注着“辽河”“丰辉”等树种的名称,村上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慕伟华的绿生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坐落于此,这里是他建办的核桃示范园。“村民以土地入股,年底可分得10%的红利。”慕伟华介绍,目前,已有40多户村民共入股土地500亩,合作社还将年经营收入的1%上缴村上作为集体经济。

  养兔场

 
  2013年,面对31%的贫困率,村上研究决定通过扶持致富能人建办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群众脱贫。当年,村党委委员慕伟华率先建办起了绿生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配套建起了盛大生态养兔基地。至去年底,慕伟华的核桃园已达到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125户群众栽植核桃325亩,养殖场规模也达到2000多只。今年,慕伟华计划向有养殖意愿的45户贫困户免费发放肉兔450只,并按照保底价收购,预计户均增收8000元。

  焕然一新的洪河村幼儿园

  随着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始建于1937年的洪河小学焕然一新,40多名学生坐进了宽敞明亮教室,吃上了免费营养餐;村上建成了文化广场,有了日间照料中心,成立了脱贫攻坚农民讲习所,7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上了砂石路,22户贫困户将借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进位于县城的楼房;村里贫困面下降到了17.64%……一年之计在于春,洪河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安湾至郭塬道路上新修漫水桥1座,对尖角至路家坪的3.3公里砂石路进行硬化,发展药材种植110亩、露地瓜菜500亩、地膜粮食1100亩,新建钢架大棚56座,在南山核桃基地新栽核桃700亩……慕文化的工作笔记上,详细记录着今年的发展计划。
  “目前,各项脱贫基础已经打好了,只要跟着国家扶贫政策,照当前的势头再扎实干3年,一定能实现整村脱贫。”从1985年起便担任村干部至今的60岁老支书慕文化信心十足,“3年后,乡亲们的日子都红火了,我也就该退休了。”


  慕乾恩:顺口溜里赞变化
  3月19日中午,洪河村村民慕乾恩拿着铁锹,在自家门前翻地除草,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他身体十分硬朗,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
  慕乾恩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退休后,便回到了家乡洪河村。
  “洪河一道川,村委会在中间;新修广场侍一端,文化娱乐大开展……”说起洪河这些年来的变化,慕乾恩张口就来了一段顺口溜。去年,洪河村建成了文化广场,还建成了日间照料中心、农民讲习所、活动室,这让慕乾恩心里乐开了花。
  “娃娃们有器材运动、年轻人有场所交流、老人有地方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面貌大变样!”慕乾恩说,这些变化都是村干部和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南有核桃园,北有杏树湾;川道河水流,山地绿油油。”慕乾恩感叹道,洪河村以前尘土漫漫,如今硬化路、砂石路修到了家门口,便利的交通为群众带来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大货车把瓜菜牛羊送到城里,又把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回了村里。
  作为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慕乾恩时刻关注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政策福利,并且及时地传达给身边的乡亲。他说,看到经济效益带来的改变,很多村民都被带动了起来,大家互帮互助,日子越过越美了。“要想致富,光靠埋头苦干还不行,必须学习知识和科学技术,得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找对发展路子。”慕乾恩希望洪河村年年都有新景象,只要他身体还扛得住,就会发挥好党员带头作用,和乡亲们一起走上小康路。
  

   慕银利:“今年我定要脱贫”
  年代久远的几孔窑洞略显沧桑,可院落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快进家里坐坐,条件不好。”3月20日上午,记者走进洪河村古城组慕银利家,他满脸笑容地招呼我们,6岁的小女儿围在慕银利身边,躲躲藏藏,显得很腼腆。
  慕银利的女儿在幼儿园学习,因为前一天晚上下雨,山路湿滑,慕银利怕有危险,就没有送女儿去学校。为了接送孩子上学,慕银利这些年没有出去打工,在家一边种地一边搞养殖。他每天要骑摩托车来回跑4趟,一趟就要20分钟,这几年已经骑坏了一辆摩托车,前些天,他又花500元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
  “别看我们现在住的条件不好,可是今年我们就能搬进城里的搬迁点了。”慕银利说,村上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他属于搬迁对象,只需交2万元,就可以住上城里80平方米的楼房,以后娃娃上学也就方便多了。
  今年46岁的慕银利,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除了小女儿和妻子,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初中,按照慕银利的计划,他今年要脱贫。
  “现在政策这么好,家里通了自来水,帮我解决了发展养殖的大问题,还给我贷款,我就有了发展的本钱。”慕银利说,他现在养了30只羊、4头牛,还种了20多亩地,2017年,家中出栏22只羊,收入了21000元,两头牛犊买了9200元,还有中盛公司托养的湖羊分红1000元,一年下来,共收入3万多元。
  “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越来越好了,还有帮扶干部帮忙,今年我一定能脱贫。”慕银利对此信心满怀信。
  


  朱海华:政策帮得实 心里更踏实
  自家的4座钢架大棚已经建好,3月19日,朱海华夫妇来到兄弟家,帮助搭建钢架大棚。
  “现在的政策确实好,我们建1个棚就有4000元的补助,我今年的4个棚都已经建好,过几天就可以移栽西瓜苗了。”朱海华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对记者说。
  朱海华是洪河村朱沟组人,前多年因为家里3个孩子陆续上了高中和大学,每年的花费让他家里的经济变得拮据,进入了贫困户行列。这两年,在各项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朱海华家的生活逐渐过得红火起来了。
  朱海华说,最难的时候,3个学生一年花费了近6万元,这对一个常年靠种地谋生的家庭来说,根本就负担不起。“当时多亏有助学贷款的扶持,帮助我们度过了困难日子。”朱海华说,“这几年,靠养牛和种瓜,我已经还清了贷款。”
  朱海华向记者细数起自己这些年享受到的政策帮扶:利用3万元扶贫贷款养殖的2头母牛,去年产下的2头牛犊卖了1.1万元;2016年实施危房改造,政府补贴了1.28万元;全家5口人全部被纳入三类低保,每年有5000多元的补助。
  “多亏了这些好政策的帮助,让我家的日子有了盼头,活得也有了劲头。”朱海华笑盈盈地说,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已经毕业工作了,家里的负担减轻了,不过要脱贫致富,他的产业还不能丢。
  朱海华介绍,去年,他的2.8亩大田西瓜收入了8400元,今年的4个钢架大棚,他计划继续种西瓜,加上养殖的6头牛,脱贫不成大问题。
  “听帮扶干部说,现在还有一项好政策,就是贫困户养牛2头以上,就有5000元的扶持。”朱海华说,有这么实惠的政策,还有大家一起帮他过日子,他的心里更踏实了。

  慕伟华的“洪河”蓝图
  一排排标准化兔舍整齐干净,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兔子生长良好。3月21日,在洪河村村民慕伟华的肉兔养殖场,场长慕向涛向记者介绍:“现在共有肉兔3000多只,十几个品种,一年可以出栏肉兔将近4000只,实现收入10万多元。”
  慕伟华是洪河村的村委委员,说起养兔,几年前,他还是个门外汉,如今已成了洪河村规模养殖的“领头雁”。在办养殖场之前,慕伟华以打工为主,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500元,生活十分拮据。为了改变现状,2010年,慕伟华返乡创业,通过前期考察,他选择了通过发展肉兔养殖来实现自己的致富梦。
  “如今,养殖合作社有了一定的规模,我想要带动更多贫困户致富。”慕伟华说,现在,他的养殖合作社已经免费给村里及周边乡镇120多户贫困户发放了肉兔,一户养殖20只兔子,一年可以收入2万元左右。“我们统一管理,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并统一回购,让群众收入有保障。”
  慕伟华的产业不只是单一的养殖肉兔,他还有大棚瓜菜和核桃产业。在洪河南岸山坡的梯田上,一株株核桃树行列整齐地分布在田间地头,树上还挂着一面面标有核桃品种的标记牌。
  “现在已经栽植了1200亩,今年我再计划栽植1500亩,到2020年核桃栽植发展到5000亩,我的目标就是把我们洪河村打造成一个美丽生态旅游村。”慕伟华说。
  走进慕伟华的核桃基地办公场地,装载机、挖沟机、旋耕机等一台台大型农机具依次停在院落。慕伟华介绍,他从2014年后季开始栽植核桃树,最开始,他采用的是土地流转的办法,从其他群众手里租地,今年,他采取“三变”模式,让乡亲们用土地入股,目前500亩土地入了股,40多户群众成了合作社的股东。
  “入股的群众还可以在基地打工赚钱。”慕伟华说,同时,他还给有栽植意向的70多户群众免费提供核桃树苗,将来统一收购核桃。
  慕伟华介绍,今年,他计划投资80万元,新建一个占地30亩的标准化、现代化兔场,养殖母兔500只,年出栏2万只肉兔,同时给周边500户贫困户提供种兔,形成“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单一的栽植核桃树也不是慕伟华的终极目标。“后期还要建核桃加工基地,让核桃的产业链条更长,同时发展林下养鸡、养猪、养鹅等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慕伟华说,现在,他已经成立了绿生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随后还要注册“洪河”产业商标,让洪河村的瓜菜和核桃打出品牌。

  慕治学:种瓜不怕败 就怕没信心
  行走在洪河南岸的公路上,远远就可以看到对岸川台地上整齐排列着的十多个钢架大棚,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大棚都属于洪河村当中组村民慕治学。
  “我家的地,全部都建钢架大棚了,今年总共有14个棚,计划用2个棚来养花,另外12个棚用来栽植西瓜和甜瓜。”3月19日,正在大棚内浇地的慕治学向记者说起今年的打算。
  在洪河村,慕治学是发展设施蔬菜最早的一批村民。1992年,他在白银市参观学习了建造大棚的技术,回来后,就腾出了家里的一部分耕地,建起了设施蔬菜大棚。“一年就忙这么几个月,我觉得比打工轻松,收益还好一些。”慕治学说,多年来,当别人都外出打工的时候,他依然坚持种植设施瓜菜。
  去年,慕治学把所有的耕地拿出来建造了瓜菜大棚。“去年的瓜、蔬菜和花卉,总共收入了不到6万元,今年还要继续。”慕治学介绍说,因为去年栽种的新疆甜瓜品种不适合当地栽植,瓜长得不好,没卖上价,本来预计能收入10万元,实际上却大打折扣,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种植设施瓜菜的信心。
  慕治学说,在种植设施瓜菜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两个影响收益的因素,一个是品种的选择,一个是技术。对于有20多年种植经验的慕治学来说,栽植的技术不成问题,关键就在品种的选择。
  鉴于去年的经验,今年,慕治学选择了金星、红双喜两个品种,他的花卉大棚里,有月季、菊花、石榴、罗汉松等四十余种花卉。“今年的收入应该没有问题。”慕治学说,他还打算租些川地,再建几个大棚,他和妻子两个人完全顾得过来。
  慕治学说,他的大棚在技术方面就是缺水,目前只能通过打小电井来解决,他准备近期到村上去咨询看有没有打小电井的项目。“如果村上不能解决,等今年蔬菜收了后,我打算自己投资打小电井。”慕治学信心十足地说。

  慕明军:去年脱了贫 今年当老师
  “2017年养了11头牛,经营了4个大棚,瓜、菜、牛一年下来赚了6万元,总算是脱贫了。”洪河村村民慕明军感叹道。
  以前一家人挤在破旧的窑洞里,经济来源全凭慕明军一人在外打工,微薄的收入远远难以满足四口人的生活需求。2015年,为照顾两个孩子,他决定回村找致富门路。就在这时,县上的扶贫政策让慕明军看到了希望,借助扶贫贷款,慕明军一口气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种瓜菜,还拿出一部分钱买回了牛。不到两年时间,慕明军搬进了新房,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稳稳当当地摘下了“穷帽”。
  种养凭技术,销售看市场,慕明军有着自己的一本“脱贫经”。因为家中劳动力有限,慕明军确定了瓜、菜、牛的经营结构,大棚种植西瓜和甜瓜,其余土地主种玉米作为养殖饲料,养牛从小买进到增肥阶段卖出。慕明军还利用成本较低的油渣制作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每年育瓜苗,他也比别人早七八天。“养牛育肥阶段很费饲料,所以一般到了增肥阶段就会卖出,瓜如果早几天开园,价格和销量都会更有优势。”慕明军说。
  这些经验都是慕明军一步步学习和琢磨出来的。2017年11月,他被平泉镇政府聘请为洪河村农民讲习所的讲述员,当上了“老师”。目前,慕明军已经在村讲习所里开授了三次课,将他的“脱贫经”讲给邻里乡亲,以个人的脱贫经历激励大家共同进步。
  最近,慕明军又购进了4头牛,扩展了2个瓜棚。今年,慕明军打算成立瓜菜种养专业合作社。“我已经去乡上咨询过了,也填了申请表,办合作社有政策扶持,有项目资金支持,产业能够扩展规模,还能带上其他乡亲一起发展。”脱贫之后,慕明军对致富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种药比种粮的成本低多了,也省时省力。”洪河村郑沟组的路刚刚说,他希望今年种植的10亩银柴胡有一个好收成,到2019年,能够顺利脱贫。
  路刚刚今年41岁,孩子在外求学,母亲患病卧床,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每年粮食作物的收成仅仅只能维持口粮。今年,路刚刚决定适当种些玉米、麦子,剩余土地全部用来种植银柴胡,并套栽花椒树。政府每亩地还有150至300元的种苗补贴。现在,路刚刚与村里签了合同,10亩银柴胡种上了,花椒树套栽了,他绽开了笑颜。

  慕建龙是洪河村安湾组人,今年52岁,是一名聋哑人。慕建龙长期在家,依靠自己的木工手艺生活,效益相当不错。他的儿子已经结婚,儿子、儿媳都在天水务工,女儿则在北京攻读研究生,6岁的孙子在天水上小学,凭着自己的努力,他培养出两个事业、学业有成的儿女,得到村里群众的称赞。面对记者,慕建龙比划着自己的“作品”,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驻村十日
  

春回洪河,幸福绽放

  3月13日至22日,在山花烂漫的春天里,陇东报社“奋进新时代决胜小康路”主题采访组一行7人深入镇原县庙渠乡黎明村和平泉镇洪河村开展了10天采访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采访记者住在农家、吃在农家,按规定缴纳伙食费,蹲点采访、体验生活,既锤炼了作风,又锻炼了能力。

  吃住农家的体验
  在黎明村,我们住的是村民罗自红的家,吃饭在村民罗集贤家。罗自红夫妇凭着自己的“苦力”,建起了二层楼房,房间陈设简单,没有增添新家具。我们住下后,勤劳的女主人孙小颜每天都要多烧炕,期间遇到一次降温降雪天气,多亏了那烧得火热的土炕。

  在洪河村,我们住在了村党支部书记慕文化的家里,吃饭则在村主任慕毓民家里。因为慕文化有一个炕长期没烧,同行的两名女记者就住在了村部。
  每天晚上,我们采访结束晚饭后,就把两位女同事送到村部,然后从外锁上村部的大门,钥匙也拿走,她们就被“圈”在了村部。第二天一大早,再去开门“放”她们出来。几天下来,两个女同事还格外兴奋:这是我们的特殊待遇!

  黎明村的村部在塬上,每次采访都要下沟,洪河村的村部在川里,每次采访都要过河上山。10天的工作中,大家吃的是农家的腌菜、早春的菠菜等,馍是农家蒸的馒头,喝的是农家自产杂粮熬成的米汤。在农家生活的体验中,几位成长在城里的同事收获最大,“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他们甚至感到自豪。


  一次无声的采访
  3月19日是我们来到洪河村的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后,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我们来到村里一个名叫慕建龙的木匠家采访,虽然已经提前知道了慕建龙是聋哑人,不能说话,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到了采访现场,依然有些“措手不及”,平时所用的采访技巧完全用不上。那个时候,全体采访人员,还有村党支部书记,突然间都变“哑”了,一个个用手比划着和慕建龙交流。

 

  慕建龙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他虽然不能说话,但人很聪明,我们指哪,他就比划着介绍哪。我们指一下手里拿的照相机或者摄像机,他就明白我们要拍照或者摄像;同事拿起工具比划,慕建龙看到后,立马明白,就拿起工具,做起演示。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慕建龙今年52岁,长期在家,依靠自己的木工手艺生活,而且效益相当不错。他的儿子已经结婚,在天水务工,女儿则在北京攻读研究生。一个聋哑人,能培养出两个事业、学业有成的儿女,确实值得称赞!

  帮助农户卖菠菜
  慕伟华是洪河村的村委委员,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去年冬季,为了给大棚倒茬,他种植了6棚菠菜,但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菠菜生长缓慢,没赶上春节销售。

  3月19日下午,我们来到慕伟华的大棚,慕伟华的妻子王红娟正在发愁剩下的3棚菠菜怎么办。她说最近几天菠菜免费给村里的乡亲们送,家家户户都在吃菠菜,但几千斤菠菜依靠村里人是吃不完的,去市场上卖又没有时间,马上就要腾地种甜瓜了,实在不行只好忍痛翻耕了。
  看着几棚长势良好的菠菜,我们决定帮助王红娟呼吁卖菠菜。当时,我们首先通过现场图片和简单的情况介绍,在各人的微信朋友圈编发了消息,当晚又通过陇东报/掌中庆阳全媒体平台发布了销售菠菜的信息。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来到慕伟华家,王红娟说,信息发出后,当晚电话就响了个不停,有问价的、问菠菜多少的,有平凉人、西峰人,还有周边的菜贩,连夜就把这些菠菜全部预订了。当天下午,平凉来的客商一下子拉走了两车菠菜,王红娟紧锁的眉头绽开了,一个劲地向记者表示感谢。那时,我们心里也洋溢出小小的成就感。

  “丢盔弃甲”的趣事
  要做全媒体采访,各种采访设备都得带全。这次采访中,我们带了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航拍器、采访本、存储卡、电池、充电器、三脚架等等。每个人的采访设备都是大包小包,脖子上挂的、肩膀上扛的、衣兜里装的、手里拿的,就是这些采访行头,让我们的采访工作多了许多难忘的经历。

  在黎明村采访完村民张刚刚后,我们分两路进行后面的入户采访,一路跟着张刚刚去拍摄原来居住的旧庄,一路采访另外一户贫困户杜省兰。在杜省兰家采访完时,天快黑了,临走时就将一个装三脚架的袋子落在了她家。第二天,村主任申贵平说杜省兰打电话说有东西落在了她家,我们面面相觑,都想不起来什么东西落了,还说东西都在,直到人家把东西拿到村部,才发现把袋子“丢”了。

  到洪河村采访时,正好是降雪降温之后,采访慕明军时,屋内温度偏低,而屋外阳光明媚,暖和怡人,我们和慕明军商定在屋外采访,便把手中的东西放在屋里,搬出凳子坐在了院子采访。随后又到了慕明军的牛棚和蔬菜大棚里采访,采访结束就直接离开了。直到中午要给设备充电时,才想起来装有充电器的包忘在了慕明军家,于是专程返回取了一次。
  诸多“丢盔弃甲”的经历,让采访多了许多趣事,有批评,有欢笑,但更多的是收获了成长和工作的经验。

  报纸版面

 

分享给好友阅读:
主办:365足球即时比分 承办:镇原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中街21号 
电话(传真):0934-7121808 邮箱:zyzfbxx@163.com 邮编:744500 
陇ICP备07001201号 网站标识码:6210270009 甘公网安备 621027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