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地域沿革考
发布时间:2018-04-27 来源:政协办 作者:刘如顺 责任编辑:苟罗文 点击次数:
恢复窄屏

    镇原县位于北纬35°27'至36°16',东经106°44'至107°36',地处甘肃东部泾河支流的茹河中下游,东接西峰,西北连宁夏,南与平凉、泾川毗邻,北与庆阳、环县接壤。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辖9镇10个乡。
  在地处三川五原的这片土地上,远古时代就是先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夏时属戎翟,商时属昆戎,周时属彭戎,后彭戎国亡,周置大原于此;春秋战国时为义渠戎地,属北地郡,置朝那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为北地、安定两郡,镇原属安定郡,辖有临泾、彭阳、高平等县。据考郡治原峰(即城隍庙),临泾为首县,属镇原大部分地区,且为丝绸之路之要道。《镇原县志》古迹条记载:“今县西南六十里有城隍庙城,址虽废,瓦砾相间。土人云:其旧址西有城隍庙,东有四郎庙,长一十五里,宽七、八里,为故镇戎州地。今其地北八里有汉武亭城,为西汉通西域古道。西北三十里有古新城驿城,南二十五里至白水驿,东南有党原城。秦皇登鸡头,汉武出肖关,皆取道于此。”直至后汉,安定郡及首县临泾都置于此。《重修镇原县志》艺文志子类载王潜夫论:符著论自号回中子,故列子书类。按:潜夫自号回中子,以所居近回中宫也,汉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统十万众寇安定郡,烧回中。按:汉安定郡治所在高平县,其地即今县东原寺店,秦以此置回中宫,有险阻,俗称王母宫,非泾州之王母宫山也。《汉书》西域传曰:“汉置亭障,一以接西域来贡献之使,一以囚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给使外国者,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武亭其一也。”由此可见,安定、临泾、镇戎统属一地,又属通西域要道,其属域先偏东南后移西北。北魏太武年间(公元430年),于此以泾水得名设泾川。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置湫谷县,取境内湫谷得名,大业十二年改湫谷为临泾县。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地没吐蕃,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置行原州于临泾,即城西之临泾故城,宋为原州,属秦凤路,金为原州,属庆原路,元时将镇戎、原州合并称镇原州(古原州),明洪武初降州为县。因唐代曾称原州,宋、金曾设镇戎军,故称镇原,属平凉府。至此时具体疆界,分合不定,《平凉府志》载:镇原“东到庆阳之宁州界一百四十里,西到固原界六十里,南到平凉界六十里,北到庆阳之环县界一百二十里。”清、民国因之。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解放了本县部分地区,1940年3月于县北马渠镇建立镇原县抗日民主政府,5月迁驻孟坝镇,辖今县北部半数乡村,属陕甘宁边区管辖,与国民党镇原县政府长期对峙。1949年解放后,365足球即时比分迁驻县城。
  镇原县的行政区划在明万历前划分为二十个里,万历十年改为十六里,崇祯元年改为十里,清为四里,雍正五年增设卫所里,共五里。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将卫所里撤并,改里下设镇,镇辖庄。民国十七年撤里设区镇,县城附近即现开边、城关、临泾、郭原等地区为第一区,又名中区,肖金、屯字为第二区,太平为第三区,孟坝、马渠为第四区,新城、平泉、中原为第五区。原有的卫、所交通比较发达,人口密集的仍长期有集市贸易,如杜家寨子、西壕、开边、曹城子等。里、村、社制度一直保留到实行保甲制和征收田赋粮前夕,由乡约、保政、户首管理。三十年代实行保甲制,于1935年全县编一镇为临泾镇,八乡为屯字、肖金、孟坝、太平、马渠、平泉、新城、中原,计253保2266甲。保基本上是原来的一个社,甲形同于自然村。1940年将交口河以南地区现辖镇改为乡、镇,在原八镇的基础上,增设了永安(今临泾范围)、永绥(今肖金显圣庙)、永和(今肖金上刘家)、永定(今南川范围)、永乐(今上肖范围)、永康(今曙光辖地)、开边、什户八乡。1949年以后,全县又划分为13个区。后经多次分合撤并,现为5镇19乡。1942年将环县的三岔、殷家城划归镇原,1946年将庆阳的王寨划归镇原,1956年8月将镇原中原区的党张乡划归泾川,1958年将肖金划归庆阳,镇原的花园子与固原的陈坪对换,上肖的高沟圈与泾川的梧桐和北庄六条路对换。至此,镇原的地域始定。
  县城:位于泾河流域的茹河中下游北岸,南临茹河,北依潜夫、中峰二山,依山临水。据考,现址并非古临泾县城。而临泾县唐元和以前治原峰等地,唐元和三年,泾原节度使段祜请筑临泾城,诏从之,仍以为行原州,以郝玼为刺史。所筑之城,即今县西上马台之北山边,故城犹在,原城门楣额有石刻“临泾县”三字,今邑称二城子。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筑原州城及泾州东城。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地没吐蕃,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冬十月,吐蕃城故原州而屯之,即现城南故址,俗称满州城者为吐蕃故城。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平章李思齐遣佥院张德钦筑原州城,即今之县城,并镇戎而为镇原州,建址于此。明降州为县,即镇原县城。原城东南向,据说有三道街,氏族中有南街刘家,元代居南街而得名;忠恕街张家,因居中街而得名,后来南街被河水冲毁。明洪武初年增修城池,只留北街,即今之正街,将州城改为县级小城。宣德八年(公元1434年)重修一次,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又补修一次,嘉靖、隆庆时又两次补修,自清以来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治二年又遭一次大的兵燹,后经多次修葺,然仅一条正街,直长不够三里三的标准(当时古县城长为三里三),因而西门偏北开,街道成曲折形(弯曲处称西档)。因北面包山,只有东、西、南三道城门,各门均有石刻,东曰“迎恩门”,西曰“镇戎门”,南曰“迎薰门”。正街南北分排小巷,南面从东到西有文昌宫巷、柴巷、孙家巷(现南街)、忠恕巷(现茹河街)、侯家巷,北面马巷、田巷子(现兴学巷)、大涝沟巷(现兴武巷)、旧巷子、新巷子(现兴文巷)、西档。
  城内主要建筑:随着朝代的更替,城内留下了不同时代的遗迹,现大部分已毁。西侧依山为县执事衙门(今公、检、法驻地),首门曰洞门,以古鄂公台为基。上建重楼,台楣石刻“古原州”三字。北进有牌楼,西侧是班房,再进为大堂、二堂、三堂,最后为问山楼(现公安局驻地)。二、三堂两侧为东西花亭,最东侧南为三房、六班驻地,另附有马王庙、萧曹祠(即萧何、曹参,原法院审判庭),北为仓廒。正中街依山为文庙(今县委大厅),向东涝沟口,洞门上有利市天官楼。文庙上侧为乡贤祠、节孝祠,下侧有魁星楼,最东端为武庙(现东街小学),正街南侧从东向西筑有圣母宫、重阳祠、城隍庙及财神庙。镇原的城隍庙修建风格不同于当时的其它府县,门前有铁铸两杆高大的帅子旗杆,外门两侧有两匹泥塑的将军马,二门为两员头戴尖盔的中军。庙内的城隍为木制行身,相帽莽袍,献殿陈有半朝銮驾,殿楣悬有“忠烈侯”三字,是一超省级的侯位。据说西周吉甫征犭严狁,至于大原,当地城隍显圣援助,特加封为候位,号称“忠烈”。由此可见,此系大原安定郡址时事,后来镇原州袭此而来,临泾县城隍仍保留在原峰城隍庙。又考那里的城隍穿绿袍系县级,正是唐元和以前临泾县城隍庙。县城南门内为火神庙,再向东南为文昌宫遗址。中峰山有无量殿,庙宇多早废,潜夫山有玉皇殿,院内多植翠柏。
  县城贸易以明万历年间最为繁荣,当时社会安定,人民乐业,人口密集,考各寺庙保留的大钟,炉鼎多系此时所铸。清同治七年遭兵燹,以后又逐渐发展起来,至四十年代,沿正街设有铺面、作坊,多为来往商贩,集市例行单日,人民鸡鸣而动,日中为市。东门内北侧有猪、羊、牲口市场,武庙门前(东街小学前院)有粮食市,县斗标准为二十四筒,以县官公堂上的签筒为标准,折合现在的43.5斤,县城很少外地客商定居,清末逐渐有从河南、陕西、山西来邑的商贾定居下来。城内及城郊居民饮水以西门外水荫泉、中街大涝沟官井、东门外蚂蚱沟泉水就近而汲之,河水不作食用水源。
  镇原县城自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是一座交通闭塞、非重点防卫的县级城镇,城低墙薄,无耳城。清代在胡府坪(相传为北魏名将胡国珍府第)西侧有“城守营”遗址与“先农坛”相连,(明、清时帝王祭农神之所,天子亲耕于南郊,诸候亲耕于东郊,每年春季农动县令亦亲耕东郊,以示劝农),近年来已夷为耕地(现党校驻地),县城的庙会在每年正月九日玉皇山,八月十五日城隍庙,三月廿八日东岳庙,俗称“香火会”。
  如今镇原,街道宽敞,公路如网,楼房林立,市场繁荣,堪称旧貌变新颜了。

分享给好友阅读:
主办:365足球即时比分 承办:镇原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中街21号 
电话(传真):0934-7121808 邮箱:zyzfbxx@163.com 邮编:744500 
陇ICP备07001201号 网站标识码:6210270009 甘公网安备 621027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