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南阳宛造四石”铜弩机
发布时间:2018-07-03 来源:地志办 作者:王博文 责任编辑:王怡文 点击次数:
恢复窄屏

  弩是中国古代军队中流行杀伤力极大的远射兵器,弩机是弩的一核心部件。从春秋开始,弩上安装了青铜铸制的弩机,使它正式成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兵器。据《事物纪原》记载,弩机是由战国时期楚琴氏发明的,弩是用机括发箭的弓,是在弓的基础上创造来的,比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强,命中率高,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起到了“延时装置”的作用。汉代的弩机比战国时期的弩在制作上有了进一步改进,战国时期弩的扳机部分尽管已经用青铜制作,但仍是直接安装在木弩臂上,因此弩力不够强劲。到了汉代,弩的扳机外面普遍装有铜廓,使弩机能够承受更大的力,从而使弩的威力更强,射程更远。为了使弩机提高命中率,一些弩还加高了望山,并在望山上加有刻度,用于瞄准,具有现代步枪的标尺作用。因此,在冷兵器时代,弩机是一项重要发明,是我国最古老的“手枪”。到宋代以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应用于兵器上,出现了用火药制造的热兵器(即火器),强弩在战场上逐渐消失。
  镇原县博物馆所藏的铜弩机是1984年该县城关镇高庄村一农民在挖庄时出土的,重1100克。弩机制作精巧,外观平整光洁,铜质优良,悬刀上阴刻“南阳宛造四石弩匠工张平二十一”十四字,隶书,字迹纤细。弩机廓长14.2厘米,宽3厘米,厚2.6厘米,悬刀(板机)长9厘米,望山(瞄准器)长6.6厘米,牙、牛部件俱全。牙呈鸟首形,有前后两个支突,前面支突略短,后面支突略长,牙的底部有栓孔。悬刀略呈弧形,一端宽扁,一端略尖,牙和悬刀均由铜栓固定在活动木臂前端的机槽内。此弩机当时是装在弩的木臂后部,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弦被钩在牙上,牙由牛托住,牛的长端由悬刀卡住,对准目标后,把悬刀一扳,牛就顺势松开,牙缩下,钩住的弦弹出,将放在木臂上的矢射出,杀射敌人。同时出土的还有铜簇,灰陶罐,陶水井,墓志等。从墓志残缺志文看,墓主人是一名武将。从墓葬形制、出土遗物和墓志综合分析,此墓是一座典型的汉代墓葬,出土的弩机属东汉时期遗存。

(东汉“南阳宛造四石”铜弩机照片)

 
  弩机铭文中“南阳宛”指的是今河南省南阳市。据《古今地名对照总表》记载,春秋战国时称南阳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东汉时,南阳也是郡名,郡治在宛县(今南阳市中心城区),是全国的六大城市之一。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邓县)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
  “四石”是指弩的强度(即张力),汉代弩实现了标准化,以石为单位,以弩的拉力分为1-10石弩。据《居延汉简》记载,弩的强度在3-8石之间,射程在120-240步以内,按汉代一石折合现今30.24千克计算,三石弩的张力为90.72千克,八石弩的张力为241.92千克,按汉尺一尺等于0.23米计算,弩的射程为167-278米。由此可推算四石弩的张力约为120.96千克,射程约为200米。汉时规定张力在150千克以上的五石弩列为强弩,严禁出关,凡是张力为十石以上的弩不准私携,违者受罚,可见弩在汉代兵器中的重要地位。此“四石“弩证明为一般弩机,可以私携出关,墓主人死后才用它来做陪葬品。
  “匠工张平二十一”中的‘张平’是人名,‘二十一’是弩机的编号。
  这件铜弩机当时是由汉代官府统一制造统一装备。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远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珍贵资料。1996年9月,被国家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分享给好友阅读:
主办:365足球即时比分 承办:镇原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中街21号 
电话(传真):0934-7121808 邮箱:zyzfbxx@163.com 邮编:744500 
陇ICP备07001201号 网站标识码:6210270009 甘公网安备 621027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