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听“亲历者”说——追忆改革开放40周年丨一次特殊的电话访谈(2)
发布时间:2018-05-04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媛媛 点击次数:次
恢复窄屏
去年国庆长假前,妻子说女儿要完成一个作业,要和我进行一次访谈。我没有放在心上,二十八日女儿打来电话时,我这才意识到这个作业的重要性,按照女儿的嘱咐写了一篇一千多字的文字。
我从上小学写起,写到一九七八年以来我所能记得的身边的变化: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村子里的农业生产井然有序,没见有事没事举个小红旗成群结队去镇上开会。村里着手分责任田了,我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以前每个学校都有的校办农场也逐渐不见学生的踪影,等到我上县三中以后,根本不用每学期去劳动了。家家能吃饱饭了,尽管顿顿玉米面。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我如愿上了大学……洋洋洒洒接近二千字。
一写完我就发过去,担心女儿上课或忙看不到,发短信告知:看看,行不?需补充什么,我补上!
二个小时以后,女儿先后发来三条信息:最好主要写你;写你的重要的事比如就业过程结婚;写自己的生活不用过分强调社会变化。
我顿时懵圈了,人就是社会的人,置身于社会大潮之中,社会的变化带动了生活的变化,一个人何尝不如此呢!我搞不明白了,女儿到底要什么。
尽管模棱两可,但我还是很爽快地回了短信:好,等会写!
打开手机,在微信对话框里我写了起来。写到我的毕业分配,写到结婚,写到现在的单位……又是一千多字。
手指一点,我顿时如释重负。
叮咚三声,女儿来短信了:能不能总结成几个问题;然后下面是答案;就跟电视上的访谈节目一样。
你根据我写的列问题吧。我说。
行吧。女儿应道。
十月二日,女儿发来一个文稿:
口述史报告
主题:一个普通人的改革开放史(1978-2017)
同学们在拟定标题时,可以根据自己选取的采访对象,将“普通人”改为“农民”、“教师”等。
本课程论文训练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记录一个身边普通人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的经历,以小见大,观察和思考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
这是我们老师的要求。我写问题你看着问题回答。
晚上,女儿发来了她拟好的问题,林林总总十六条。从姓名,出生年月日,上小学中学大学,面面俱到,但又有重点。女儿嘱咐我熟悉问题,第二天晚上打电话录音访谈。
十月三日晚,女儿先打来电话,叮咛了一些注意事项,约好时间,我打电话,同时录音,完了发给她。
八点半访谈开始,九点结束。
访谈期间,有几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一个是我理转文的问题。一九八七年,我正好高二。学校南书记提议高二文理科年级前五名的同学和高三学生一起参加高考预选,我作为理科第五名参加了预选。预选成绩一下来,我傻眼了:化学仅仅25分。于是我当机立断转科。用一年时间自学了文科的内容,并在当年顺利考上。一个是五类分子摘帽,我能够获得高考资格。刚恢复高考那会儿,高考资格审定很严格,像我们这种成分不好的子女是万万没有资格报考的,而在我报考的前一年,国家取消了这种限制,报考填表中也取消了家庭成分这一项。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改革,高考中少数民族可以享受预科班待遇,在成绩不够分数线的前提下,先预科一年,然后根据学习成绩和个人意向转入相应的专业。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陕西师大,预科一年,然后进入中文系学习。
上大学重要不重要?
这不但是女儿的疑惑也是全社会的疑惑。不上大学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上了大学的反而找不着工作。于是,有人说,把上大学的学费用来做生意早成百万富翁了,何必几十万换来一纸文凭却找不到工作。生意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成功人士的人生别人可以欣赏,但不可复制。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学技能,更重要的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是人生的一次历练。能走多远,眼界就有多宽。假如人人做生意,人人满足于眼前,社会如何进步?就像当前流行的一句话:人生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除了物质的满足之外,人还应该有更高级的精神追求。
十一点多,女儿发来一个文件《一个普通人的改革开放史》。接着发来短信:写完了你看看;格式段落我还没有改只是写完了。
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女儿将我们俩的一问一答整理成了文字。文从字顺,很有文采,根本不像一个理科生。个别地方还有自己的理解和发挥。我指出了几处别字,另外补充了我对幸福的理解:社会安定,家庭和睦,女儿健康成长,这就是幸福。
女儿接到回信,说,我认为简简单单就是幸福。
女儿要写论文了,我和女儿的访谈结束了。
简单的一次访谈,女儿完成作业的同时了解了父辈的人生。这份教育,任何教科书上是学不到的。(作者:铁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