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花赵赵氏
花赵,是指居住在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建华村的赵氏一族,全村以赵姓为主,现有1360余人口。传说明代从泾州吴村(今上肖乡北庄村)分家,三房拿走了先人的纱帽,二房拿走了纱帽上翅花,这便有了“花赵家”的说法。
“报本追远”,是中华民族古来情节,建祠修谱,是汉人无尚的尊崇。花赵赵氏明初从山西移民镇原,600多年间,历经成化、崇祯、同治、文革等灾乱,牒谱焚毁,灭失几尽。为延续昭穆、记录历史、传承文化,2018年春,在赵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历时2年,由花赵17世赵利君纂修的《镇原花赵族谱》告成。这是一部全面纪录家族人口、历史、文化、风俗等信息的“谱书”,全书共6编15万字。
茹河流域,地处西北边陲,早在商末,已由西周诸侯管控,秦汉时期,这里先后设置北地郡、安定郡彭阳县,烽嶂连绵,往来频繁,以丝路通道而繁华数百年。花赵在茹河下游,明清时期,属陕西省平凉府治地,1949年后为彭阳乡辖,旧称太洋里、池村,山明水秀,自古即为水草肥美之地。
花赵人耿介、勤慎,崇文、重本,“恭良善让,虽寒素犹显舜风;片砖门户,亦必呈博古之图。”赵氏先代久居燕赵之地、古晋阳之地,虽迁传秦陇,但中原古虞淳俗犹存,是清朝乾隆年“镇邑望族”、民国时期的“礼仪之乡”。
咸丰年间,鼎盛时期,赵氏族人多达1800余口,同治七年,陕甘兵燹,凋零至40余口。虽屡遭劫难,却罕有向外迁徙,是陇东少见的整姓聚居村。
改革开放后,花赵文化教育重获发展,先后有160余人从大中专院校毕业,产生县团级干部6人,取得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者20余人。
近年来,得益于镇北路开通、茹河流域开发、北石窟景区建设,村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相信,随着庆平高速、高铁的建成开通,花赵人将迎来繁荣小康的新时代。
“霜露之祭”“本远之思”,花赵一族数千年未易。清末至今,赵佐清、赵澈清等人,或续谱于危亡,或树碑于乱后,岌岌不忘礼之根本、祀之大事,以此可见,在多元文化的今天,花赵人对传统伦理的继承,亦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