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戏剧趣谈
发布时间:2017-11-0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政府办 责任编辑:张媛媛 点击次数:
恢复窄屏
  镇原戏剧演出以秦腔为主,属秦腔四大路子中的董志原流派。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镇原县的戏剧活动,十分活跃。
  一、戏剧活动的阵地——庙会
  旧社会的戏剧演出,主要有两种场所,一是城镇的骡马大会(即物资交流会),一是村社的香烟庙会,骡马大会都是在庙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提起唱戏就和庙会分不开。据传,县内的鸡头山、石佛湾、原峰山等名胜古刹,早在宋、明时期就有庙会演出。清同治七年兵燹,古庙戏楼惨遭破坏,幸存无几,戏剧活动也就消声匿迹了。光绪中期,各地又逐渐复建庙宇,修筑戏台,恢复唱戏活动。至宣统年间,县城的隍庙、财神庙,中原龙王庙、原峰山,平泉八山,屯字娘娘庙,南川巫山寺、三娘娘庙,太平万佛寺、玉山寺等修起戏楼15座,定期过会唱戏,颇为盛行。民国十八年大饥,各地庙会,大部分都停止活动,民国二十三年再次恢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集镇和乡村庙会戏楼发展到167座。这些戏楼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拆除殆尽。现在仅存太平兰家庙、临泾祁家庙、盘龙山、南川大娘娘庙等五、六座。
  有些庙会,逐步演变成骡马大会(即现在的物资交流大会),每年都要唱两次戏。平泉古庙会在四月八,屯字在四月十二和七月十二,孟坝在二月二和九月初二,太平在二月十五,九月初九。这些地方的骡马大会以物资交流为目的,赶会经商和烧香敬神者来自陕、甘、宁、青数省,不到定期,会就起不来。另外,象县城隍庙农历八月十五、七月二十二的商界财神庙会,南川娘娘庙的三月三,巫山寺的七月七,三娘娘庙的八月十五,太阳池的二月十七,潜夫山的正月初九,关帝庙二月二以及太平万佛洞三月二十八等庙会,纯是烧香敬神,起会日期大都是以庙内主神的生日来定的。在封建神权统治的社会里,会期不容更改。农村庙会,演期三天四夜或九天十夜不一,大都是每天演三场:早三折、午戏、夜戏,个别地方则有特殊的习俗。
  ——屯字镇七月十二的鸡鸣戏
  屯字镇内有一座多神位的古庙,其中有座子孙宫,远在清末,庙内一直香火旺盛,隔州跨府千里迢迢来这里求儿祈女的善男信女四季不断,尤其是每年七月十二庙会期间,四方香客更是接踵连袂塞道而至。后来这里的香烟古会演变为骡马大会,会的规模就更庞大热闹了。过去敬神还愿,讲究烧头炉香,但又不能把香烧在十一日晚上。当时没有钟表定时,农村人只要一听见鸡叫,就知道到了当天凌晨。因此,有些香客十一日晚就等在庙院附近,只听第一声鸡叫,便抢先进庙烧香,同时要求戏班在鸡叫头一声的时候开演,这场戏就叫“鸡鸣戏”。头声鸡鸣,台上戏开,古庙门开,鼓乐喧天,庙内庙外,人声鼎沸,出出进进,川流不息,加上阵阵鞭炮齐鸣,犹如激浪排空,万马嘶奔。这场戏要演吉祥如意,富贵平安为内容的戏,不能演“破字戏”,就是戏里不能死人。
  ——焦家渠的不倒台戏
  临泾乡焦家渠村,光绪末年出了个进士焦国理。他中进士后,在本村古庙的基础上重建了一座雕梁画栋的玉皇宝殿,民国初年又新修一座戏楼。这座戏楼比别处的戏楼高,看戏要仰着头看。庙基比戏楼更高,进庙须上九级台阶。庙会正期是五月十三,要唱三天四夜的“不倒台”戏,就是从第一夜挂灯开演起,一本连一本,一折接一折,一刻不停地连唱三天四夜,戏价比别处最少高出两三倍。如果班子戏少艺弱,就不敢来闯这个码头。焦家渠的饮食,正会这天由进士家独管全台,照例是三场水陆并陈的“十三花”酒席。卤汁挂面汤锅不倒,油果糕点大人尽吃,娃娃尽带,就连赶会的小摊贩、生意人、江湖游客,也都要请到家中吃一天。这自然是称名夸富的意思。焦家渠唱戏,有一条特别规矩:正会这天的戏,演员都得站着唱,不能坐凳子。开演时,有两个老会长点香备炮,坐在台口两侧监视。该设座位处不摆凳子就失了常规;摆下凳子,如果演员不注意一落座,会长就点一个大炮把戏打进去,说你欺了人家的神,要罚唱三折神戏,再接着唱本戏。罚唱神戏,有八盘干肉、八盘供果、两壶黄酒的奖赏。所以有的艺人也故意犯一犯这条清规,以图受奖。可是犯一次、两次可以,若犯了第三次,人家就说你欺神太甚,要领班长和派班长头顶香盘和猪头,从台下跪进庙中烧香认错。犯过四次,就要把领班长吊到庙院槐树上打一顿皮鞭,还要无代价地罚唱一天戏。所以,在这里唱过戏的艺人,都记着一句歇后语:“焦渠里吃献果,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这个不倒台戏的陈规,一直延续到大陆解放初期。
  二、戏剧活动的早期组织——江湖班社
  旧社会的戏剧班社,箱主和领班人大都是哥老会的大爷,组织起江湖流浪艺人进行演出,通称江湖班,也叫大爷班。清末民初,陕西一些大中城市,由官方出面或股东集资兴办戏剧学社,按班吸收学员,聘请名家教练,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待基本功成熟,然后选剧目排练演出,各社自演一路剧目,自成一家学派,叫做学社班,也称科班。学社班学生毕业后,大都到外地搭班唱戏,自谋生路,社会上一般称他们为“二江湖”,以区别于跟班学戏的“老江湖”。
  清朝末年,镇原县还没有班社组织,只能接待泾、灵、宁、庆等外县戏班演出。宣统年间,肖金镇夏刘村刘永和组织起镇原县第一个戏班,主要演员有梁顺宝、张新米、杨改民、白聪聪等。这个戏班除在县城和屯字镇演出外,主要在董志原活动。1914年,平泉镇秦铺村武生员秦良栋组起了秦家班,主要演员有田禄祥、田寿样、齐麻子等。刘、秦两班一直活动到1937年,因年荒散伙。1921年,临泾乡庠生田保林(田二先生)组起了田家班,人力较强,有大净畅麻子、毛净黄拐子、须生杨改民、小生骆建禄(五存)、武生常俊德(喜娃子)、青衣早胜红、花旦辣子红、丑角杨胡子等,活动到1932年结束。1923年,城关席进宝组起班子,有张玉印、赵有为、白忠孝等,到1935年停止。1925年,张正业组起班子,有陈生贵、张玉印、申毛娃、任国栋等。1927年,任治平、朱廷禄、祁延臣合组班子,有常俊德、祁蛮子等。1931年,何文俊、路长征、祁功臣联合组班,有常俊德、贾克俭、白忠义等。任、何两班都活动到1940年为止。1936年中原乡郑福海、黄三德各组一个班子,郑班有秦鸿德、强新彦、张全民、王生华等,黄班有鱼得水、马得福等,在镇原南部及泾川、平凉一带活动,到1948年前后结束。1940年,三青团县团部组起个官家班,由团干事罗文领班,演员有马得福、李善民、赵明华、张存福等,活动到1945年。1940年太平刘清玉戏班,1946年屯字李虎山戏班,都活动到1951年为止。
分享给好友阅读:
主办:365足球即时比分 承办:镇原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中街21号 
电话(传真):0934-7121808 邮箱:zyzfbxx@163.com 邮编:744500 
陇ICP备07001201号 网站标识码:6210270009 甘公网安备 62102702000101号